close
自然環境.環保情報

海豚大量暴斃 美科學家找死因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美國東岸海岸,從維吉尼亞州到紐約,今年7月以來傳出220隻海豚莫名暴斃,數量已超過往年的平均值,為此,美國科學家已經全力「緝凶」,希望找出令海豚大量死亡的真正原因,由於過去美國東海岸也曾傳出700隻海豚因感染暴斃,因此,目前正朝向海豚受到感染而死亡的方向展開調查。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指出,往年在7月,瓶鼻海豚死亡數量約7隻,不過根據統計,今年7月以來已有220隻海豚死亡或奄奄一息,光是維吉尼亞州海岸,就發現45隻海豚屍體,而且海豚暴斃的範圍分布很廣,令科學家擔心。

1987年及1988年,美國首先傳出大量海豚暴斃事件,從北部的紐澤西到南部佛羅里達,超過700隻海豚暴斃,當時原因直指引起麻疹的「麻疹病毒」(morbillivirus)作祟,除此之外,科學家也證實,當時海豚也死於與海藻有關的「紅潮毒素」(brevetoxin)。

海洋生物研究及保護基金會動物救援部主任多翰指出,這是首次連紐約也傳出災情,大量海豚暴斃絕不可能只有單一原因,除了感染外,包括缺少食物及環境生存壓力,和海豚本身的免疫系統失常都有關。目前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暫時從已有的證據指出,海豚死亡原因最有可能是「感染引起」,但一樣會將其他因素納入評估。

維吉尼亞水族館和海洋科學中心研究者鮑蔻則表示,「我們已開始發現海豚的肺部出現病變現象以及呼吸道感染,同時發現淋巴結相當活躍的證據,顯示海豚體內曾積極對抗感染。」

鮑蔻補充說,瓶鼻海豚屬於高階掠食動物,常被稱為「海洋健康哨兵」,也就是說,當海豚健康時,可以推測出海洋生態系統處於健康狀態,反之亦然。

圖說:美國東岸7月以來,已傳出超過200隻海豚暴斃,當地科學家正在找出致命原因,目前朝受到感染方向展開調查。(photo by jeffk42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蜘蛛種類多 仍有許多新種待發現

民眾對蜘蛛的印象通常不太好,其實蜘蛛是不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物防治,也是觀察生態變化的生物指標。國內目前共記錄大約450種的蜘蛛,不過,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人員評估,台灣的蜘蛛種類至少有上千種,仍有許多種類至今沒被發現,未來計畫針對高山地區進行田野調查,以完整了解蜘蛛的分佈,以及對生態系有何影響。(張佳琪報導)

蜘蛛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討喜,甚至厭惡它的人還不少,其實它在大自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蜘蛛主要食物是無脊椎動物,並且也是許多脊椎動物的食物來源,對於生態系的平衡有重要意義。在農業上面,運用這種特性可進行生物防治工作,蜘蛛可幫農民消滅危害農作物的害蟲,減少生產過程中農藥的使用。

目前台灣有記錄到的蜘蛛有450種,光是2000年以來就有88種新的蜘蛛種類被發現。特生中心研究人員羅英元表示,學界評估國內蜘蛛種類至少有上千種,還有許多種類沒有被發現,這也是未來要研究的方向。羅英元說:「像是能高越嶺等高海拔地方,這種高山地區就是我們未來要調查的重點,因為高海拔地區很多人都沒有去做過調查」。

羅英元表示,透過對蜘蛛的田野調查以及分類命名,可以了解它們如何因應環境變化,進而發現生態系的變化,更有助於未來自然教育的推廣與落實。

(照片:特生中心提供)

輻射物入海 福島漁民放棄捕撈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2日專電)鑑於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遭輻射物質汙染的水流入大海(太平洋),福島縣相馬市的漁會今天決定,從去年起開始進行的試驗性質捕撈作業從下個月起停止。

福島縣相馬市的相馬雙葉漁業協同組合(漁會)決定9月1日起停止試驗性質的捕撈作業。福島縣南部的磐城市漁會也已決定原本要從9月起試辦的捕撈作業要延期實施。

福島縣漁民於前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洩事故之後,自行克制不進行捕撈作業,去年6月相馬雙葉漁會開始進行試驗性質的捕撈,之後分階段擴大捕撈的魚種及海域,經輻射物檢查確認安全之後,出貨到福島縣及縣外。

但是今年7月22日,漁民得知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輻汙水流到核電廠專用港灣內,8月21日得知核電廠的地上儲存槽的高濃度輻射汙水直接流到港灣外大海的可能性高,因此研判很難進行捕撈。1020822

福島發現高輻射水新污染點

(中央社台北22日電)日本福島核電廠經營者東京電力公司(Tepco)今天表示,已在存放高度輻射污染水的貯存槽附近發現新的高輻射污染點。引發外界擔心,福島核災惡化之際,恐又有新的污染外洩發生。1020822

福島核廠流海輻射物30兆貝克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2日專電)「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有關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遭汙染的地下水流到大海(太平洋)的問題,東電估算外流的輻射鍶與銫的最大數量約30兆貝克。

福島第一核電廠於前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之後,發生輻射外洩事故,之後遭輻射物質汙染的地下水流到大海。

東電以測量核電廠專用港內的輻射物質濃度為基準,估算從前年到本月之間所流出的輻射量,結果估出的數值是與地下水一同流到大海的輻射鍶的量最大是10兆貝克、輻射銫的數量最大達20兆貝克。合計最大值是30兆貝克。

僅是鍶和銫這兩種輻射物質就已遠遠超過核電廠平時運轉的年間排放標準(排放標準為2200億貝克)。

由於受輻射汙染的地下水還持續流出,估計今後流出的輻射量會增加。但有部分輻射鍶及銫被土壤吸收,這與地下水一同流出的情況,很難估算,東電還要請教專家才能做評估。10208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nzen88 的頭像
    kunzen88

    方格館

    kunzen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