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寵物資訊.貓.狗

動物實驗失國格 獸醫怒批農委會

〔自由時報記者蔡淑媛、鍾麗華、邱宜君/綜合報導〕農委會將對十四隻米格魯做鼬獾狂犬病病毒實驗,獸醫師、動物行為專家戴更基痛批,農委會帶頭做動物實驗,走未開發國家的老路「喪失國格」,且重複實驗「做大家都已知道的事」。

該做的是防疫打疫苗

戴更基指稱,農委會該做的是防疫打疫苗,不是實驗作研究!他並強調︰「動保團體如果去包圍農委會抗議,獸醫師一定去跟隨!」

農委會昨強調,米格魯是國際標準的實驗動物,基於防疫需要,有必要了解狂犬病毒對犬隻的感染力。

戴更基昨天拿出國際研究報告指出,「狂犬病會感染給所有的溫血動物」國際相關研究已經很多很成熟,農委會還在做動物實驗是國際笑話,抓動物做實驗的官員和殺狗吃狗肉的人有什麼不同!

他直指:「農委會是防疫單位,不是學術單位。」不投入人力打疫苗、流浪動物防疫,卻在做實驗。他指出,全世界的病毒株都不太一樣,且「鼬獾要感染給狗並不容易!」

戴更基說,農委會採樣十四隻米格魯犬,是白賠十四條生命,樣本不夠多,信度也不夠,農委會把獸醫師當作「沒有讀書的白痴嗎?」一旦實驗小狗沒有發病,也沒人敢領養,生命不該這樣被對待。

農委會昨強調為了防疫即使有人反對也得做。不過,家衛所的P3實驗室不僅有儀器故障,也未申請認證、查核,疾管署已發函警告家衛所。

P3實驗室尚未認證

狂犬病屬人畜共通傳染病,須在P3實驗室進行。由於以活毒實驗,實驗室須有負壓設備,慎防病毒流出,實驗室不僅要認證,且每年都須查核。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昨證實,家衛所現有兩間P3實驗室,一間設在豬瘟組,設在疫學組的另一間,則從未認證。家衛所所長蔡向榮表示,實驗會等到查核完成才開始。

家衛所人員透露,豬瘟組的P3實驗室,現有十個動物隔離籠,不足以應付十四隻米格魯需求,二○○六年做完H5N1禽流感實驗後,實驗室停用至今,高壓滅菌器還故障,設備整頓需要時間。

更多狂犬病相關圖片 看這裡

出生41天 迫不及待 圓仔睜眼時間 比草食動物慢

中國時報【石文南╱台北報導】

各類動物在誕生後,睜開眼睛時機大不同。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寶寶「圓仔」16日傍晚,即在牠足41日齡,其右眼微微露出一條縫「啾咪」囉!隔天當圓仔42日齡,雙眼已呈現半開狀態。一般草食性動物生下來就需跟著媽媽走動,當日即開眼,食肉目動物睜眼會慢一點。

人類嬰兒 誕生睜眼

台北振興醫院小兒科醫師喻永生表示,人類足月嬰兒誕生即能睜眼,但22至23周大的早產兒的眼睛就睜不開,要長到24至25周大的時候,小嬰兒的眼睛才能張開。人類成長,在台灣也有俗話說:「七坐八爬」,即7個月大可坐著,8個月大應該小嬰兒要會爬行。

無尾熊 要等5個月

台北動物園發言人趙明杰表示,發育不完全的動物誕生,都得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開眼。像無尾熊從洩殖腔慢慢爬入媽媽的育兒袋中,要花約5個月的時間才能爬出育兒袋;無尾熊小寶寶要在爬出育兒袋前幾天才睜眼,無尾熊睜眼時間比大貓熊小寶寶的睜眼,要花更長的時間。

貓科犬類 5至14天

趙明杰表示,貓科或犬類一般正常小寶寶誕生,要花5至14天才能睜眼;和尚鸚鵡要花10至14天才開眼。

長鬃山羊、梅花鹿、犀牛等多種草食性動物在誕生當日即能張開眼睛,數個小時之後即能站立起來;藍腹鷴、帝雉,兩棲爬蟲類的蛇、烏龜及鱷魚,則在誕生當日即能張開眼睛。

助新手媽圓圓 仿仔擔重任

〔自由時報記者張傳佳/台北報導〕為讓大貓熊「圓圓」練習當媽媽,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發展出四代仿仔,分別是「布偶仿仔」、「藍芽喇叭仿仔」、「雞蛋仿仔」,還有會動又會叫的「羅伯特仿仔」,代替「圓仔」讓「圓圓」練習。

研製4代仿仔 供圓圓練習

「圓仔」剛出生時,園方發現媽媽「圓圓」不太懂得如何照顧「圓仔」,決定暫時將母女分居,為讓「圓圓」保持叼子母性,園方絞盡腦汁,與台大生機系副教授周呈霙、學生張家瑋及王寧合作,共同研發出四代「仿仔」。

大貓熊繁殖計畫召集人張志華說,第一代「布偶仿仔」只是沾上「圓仔」便便的布偶,但幾天後,「圓圓」對布偶的興趣便漸漸下降。

台大生機系副教授周呈霙建議園方,在仿仔的肚子裡裝上藍芽喇叭,用手機遙控發出「圓仔」聲音,發展出第二代「藍芽喇叭仿仔」,「圓圓」果然愛不釋手;接著為了測試「圓圓」照顧寶寶的動作細膩度,園方在仿仔肚子裡放入一顆雞蛋,即是第三代「雞蛋仿仔」,交給「圓圓」照顧,結果雞蛋沒破,顯示「圓圓」已懂得溫柔對待寶寶。

張志華說,為使仿仔更加「仿真」,保育員會依照「圓仔」的實際體重,每日在仿仔肚中加入細砂石,隨著「圓仔」發育逐漸成熟,活動量漸漸增加,園方與台大生機系團隊開始研發第四代「羅伯特仿仔」,讓仿仔除了會叫,還要會動。

周呈霙說,第四代「羅伯特仿仔」從設計到製作費時一週,造價約二千多元,除了內建藍芽喇叭,發出「圓仔」睡覺時、睡覺時突然被叼起、肚子餓、吃飽等四種聲音,還內裝三顆馬達,分別控制頭部、前肢與後肢,讓仿仔可以跟「圓仔」一樣,搖搖頭、動動手,可惜「圓圓」與「圓仔」的母女相會時程提前,「羅伯特仿仔」最終並未派上用場。

就讀台大生機系、即將升研一的張家瑋表示,這是他首次製作仿真動物機器人,由於先前已有製作機器人的經驗,也會參加校內比賽,「羅伯特仿仔」的製作對他來說並不困難。有趣的是,原本對「圓仔」不感興趣的張家瑋,也因此關注起「圓仔」的消息。

獸醫負責開藥、治療 人醫檢查 動保處:沒違法

中國時報【邱文秀、湯雅雯╱台北報導】

全民寶貝「圓仔」享受總統級醫療待遇,台大、陽明、榮總等醫院的醫師和獸醫組成醫療團隊,每周為牠健檢。但有民眾打電話向台北市動保處檢舉,認為人醫不具獸醫資格,此舉有違法之嫌。台北市動保處表示,並無違法。

台北市動保處長嚴一峰表示,接到民眾檢舉,認為人醫檢查圓仔,並無獸醫師執照,有違反《獸醫師法》之嫌,認為台大小兒部主任吳美環照超音波,並用手診脈為醫療行為十分不妥。

嚴一峰表示,人醫會診時獸醫皆陪伴在旁,且獸醫與人醫共同會診行之有年。動物園以往也邀請過牙醫共同會診動物,人醫只是顧問性質,真正開藥、做侵入性治療都是獸醫,評估沒有違法之虞,不會開罰。

台大動物醫院院長劉振軒為動物園大貓熊醫療小組召集人,聽聞民眾檢舉他感到很無奈。他表示,人醫皆是志工、義工性質,既沒有開刀,也沒抽血、打針、開藥等醫療行為,並沒有侵犯到獸醫師權利。

劉振軒說,圓仔出生才183.4公克,眼睛還沒睜開,就像是早產兒,最怕心臟問題。獸醫們皆精密檢查過,但儀器畢竟不如人醫,國內權威願出借儀器,並確認圓仔心臟發育良好,大家都鬆口氣,民眾要高興才是。劉振軒表示,人醫、獸醫合作,醫療及科技才有進步空間。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貓熊是世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為了讓團團、圓圓早點傳宗接代,台灣組成一支結合獸醫、人醫的醫療團隊,並沒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只能說大貓熊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用高規格待遇,人醫也加入團隊。

管立豪說,台灣當年沒有貓熊,獸醫、野生動物專家對貓熊,不如大陸專家了解,為幫助團團圓圓早日「好孕」,前台北市副市長、泌尿科專家的陽明大學醫學院長邱文祥卸下官職後,自願加入團隊,人工受孕畢竟是人醫專長。透過人醫協助,「圓仔」才誕生。

獸醫師猛轟 鬧國際笑話

中國時報【馮惠宜╱台中報導】

農委會家衛所「徵召」14隻米格魯做狂犬病跨物種試驗,此舉遭獸醫師戴更基抨擊,他痛批「這是已開發國家做出未開發國家的行為!」、「國際笑話」。

戴更基17日指出,這種實驗10多年前國外就曾發表。農委會要犧牲14條生命,卻只是為了證實10多年前大家都知道的結論。

施文儀:貓狗該全面打疫苗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農委會將「徵召」14隻米格魯做試驗,若證實狗會感染發病,防疫將升級。前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昨在臉書開砲,質疑農委會現就應該「無所不用其極」推行犬貓施打疫苖、落實寵物飼養管理,但「農委會竟連最關鍵的防疫措施還保留實力,等待實驗結果才來升級,台灣人民真要自求多福了!」

施呼籲愛狗人士「爾愛其狗,我愛其理」。他認為,要做14隻米格魯做試驗的「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應說清楚、講明白。

施文儀指出,只有樣本數足夠、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才能說明感染給狗的機率極小,但也無法斷言完全不會感染,即使屆時14隻米格魯均未感染,恐怕也無法證明台灣現行在鼬獾身上的狂犬病毒不會感染給狗。

目前唯一1隻感染狂犬病毒的錢鼠,推估是被鼬獾咬傷而感染,施文儀認為,農委會應對錢鼠驗屍,檢視錢鼠屍體是否有被咬傷的傷口或疤痕並比對鼬獾的齒痕,若真的有實在不用大費周章再做動物試驗了。

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指出,再增4例鼬獾確診狂犬病;疫情擴及台南市左鎮區及屏東縣霧台鄉,目前國內共有動物狂犬病發生地區增為9縣市42鄉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nzen88 的頭像
    kunzen88

    方格館

    kunzen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